一、基礎題(33分)
1.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。(12分)
(1)子曰:“ ,思而不學則殆”.(《論語》)(2分)
(2)輪臺東門送君去,去時雪滿天山路。 , 。(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)(2分)
(3)誰道人生無再少?門前流水尚能西! 。(蘇軾《浣溪沙》)(2分)
(4)看待別人的進步,我們要有發展的眼光。正如《孫權勸學》中所說的“ , ”。(2分)
(5)把李白的《渡荊門送別》默寫完整。(4分)
渡遠荊門外,來從楚國游。 , 。 , 。仍憐故鄉水,萬里送行舟。
2.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。(6分)
(1)我母親對我們的jieju生活感到非常痛苦。
(2)它chenmian于高山,大川,平野對它的歡呼敬意。
(3)yue ming feng qing 的夜晚,人們有時看見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。
(4)“這布是華麗的!精致的!無雙的!”每個人都sui sheng fu he 著。
3.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( )(3分)
A.一個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,并不在于他就讀的學校是重點還是普通,而在于他是否具備成功的特質。(在“一個人”后面加“否”)
B.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不僅引發了人們對“文化認同”和“軟實力輸出”的思考,而且讓人懷念童年時的美味。(將“文化認同”和“軟實力輸出”互換位置)
C.費洛伊德認為夢的材料來自三個方面:一是身體;二是白天經歷的事情;三是兒童時期的經歷。(在“身體”后面加“的狀態”)
D.喜歡游泳的人大多有這種體驗:不管天氣很熱,可是剛從水里出來時會感到有點涼,有時甚至還會打一下寒戰。(把“不管”改成“盡管”)
4.從下面A組中至少選用兩個詞語,B組中至少選用一組關聯詞語,寫一段某人性格的話。(80字以內)(6分)
A組:仁慈 自信 胸有成竹 小心翼翼 油然而生 事半功倍
B組:雖然······但是······ 如果······就······
5.閱讀下面的文字,按要求回答問題。(6分)
這是大學生畢業前的最后一堂實驗課。教授拿出一個容器,注入一半清水,容器中的水呈現出常態。然后,他把容器放入冰柜,0℃以下后常態水結成了冰。最后,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點燃的酒精爐上,溫度上升,冰慢慢融化,沸騰,變成了水蒸氣。實驗結束了。教授問:“水去了哪里?”教室里鴉雀無聲。
“水升華到了遼闊的天空!”教授意味深長地說,“水的狀態是由溫度決定的,人生莫不如此!常態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,倒入小溪,流入江河湖海,可以擁有大地;熾熱的人生就像水蒸氣,不僅擁有大地,還會擁有藍天;人生的溫度如果在0℃以下,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。”
(1)請用一句話概括上面材料的觀點。(不超過15個字)(3分)
(2)教授的話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?(3分)
點擊此處下載:廣東省歷年語文中考試卷及答案
